大家都吆喝 车联网到底有什么前世今生
2016-11-21 18:08
自从“互联网+”概念一经提出,各行各业都悄然发生着变化,作为传统制造业,汽车似乎与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本次“互联网+”的出现着实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不过虽然互联网汽车或者互联网企业造车红极一时,但是笔者认为其中的噱头含义似乎更浓一些,倒是将“车联网”这个词再次推到了台前。今天我们就从车联网的前世今生来唠唠车联网。
这里之所以提到“再次”想必大家也能想到原因,“车联网”并不是一项新鲜的技术和产品概念。那么为什么车联网现在又能如此火热呢?且不说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汽车和车联网上的战略布局,国内知名导航图资和产品品牌凯立德(凯立德车联网战略),高德(高德AMAP),四维图新(趣驾WeDrive系统,与杰发科合作布局车联网)等也纷纷在车联网上有了动作,为什么这些各行各业的巨头都要在车联网行业“占坑”呢?
大家都吆喝 车联网到底有什么前世今生
虽然目前没有哪怕一家能够拿出车联网的成品,但是各行业的巨头们显然没有放弃这块“产业”的意思,动作之快,跨度之大(阿里与上汽战略合作,收购高德,百度推出Carlife,腾讯推出腾讯车联平台。。。)颇有些让我们应接不暇的架势,唯一肯定的就是“车联网”一旦做成,这事儿肯定能挣钱。那么车联网到底是怎么来的?
此“车联网”非彼“车联网”
有心无心的出现了车联网雏形
在几年之前车联网概念并不没有系统化,而且更多的消费级产品化是出现在汽车后装市场(2010年百度“车联网”关键词第一次被搜索)。早在2009年,上汽和丰田雷克萨斯几乎是同步推出了安吉星和G-BOOK平台化服务,虽然不管是安吉星还是G-BOOK都是通过电话来连接车主,虽然当时并没有车联网概念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心之举”,但是却出现了车辆网的雏形,出现了可以“容纳”车主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呼叫服务台,得到导航,位置和POI查询功能,可以说是最为基础的导航类LBS服务,虽然并没有接入互联网络,但是却有了车联网的部分功能,也就有了一丝车联网的味道。
汽车后市场的车联网功能产品更加灵活多变
不仅是车企有平台化的车联网功能雏形出现,相比较而言后装市场则更加灵活,推出的产品更加面向消费级车主。2011年远峰科技推出了车友在线和C-PND产品,之后华锋也推出了e联星空服务,功能与安吉星G-BOOK类似,多是基于导航查询而来的功能。但是后装市场更加灵活,不限于车型和品牌,可以让更多的车主体验到“在线”带来的便捷,TMC路况查询,CMMB电视,导航信息下载等在当时都是时髦前卫的功能体验。但是后装产品品牌在平台化产品上很难做大,平台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车企相比后装厂商无法维持稳定的投入,所以汽车后装产品很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往往是红火一时后逐渐消失在我们视野中,相对来说现在仅剩下路畅等几家大型车机厂商还在做着平台化汽车后装产品。